编者按:
2022年6月25-28日举办了甘肃省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业务能力与普法教育专题培训班,共有31名学员提交了“工作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中小事务所/评估机构困局与破解之路”稿件,因受疫情及网站改版影响,未能及时刊发。经审核、查重,现将查重率低于50%的稿件集中编发,供学习交流。
小型评估机构困局与破解之路
兰州天马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杨佶
(2022年6月)
随着《资产评估法》的实施,评估行业正处在行业未有之大变局,感觉小机构充满忧虑,中型机构很是迷茫,有专业特色和技术力量的机构很淡定,大型机构则较为兴奋。我认为,法律的出台将给中小评估机构带来重大的挑战和冲击。
最为重要的冲击,当属“公司形式的评估机构,应当有八名以上评估师”的要求。因为从之前的评估机构人员配置来看,除具有房地产评估资质的一级和具有全国范围执业的土地评估资质机构等大型机构外,其他多数评估机构均不符合要求,不少小型机构或将消失。这些小型评估机构如要生存下去,要么是增加评估师数量,要么是合并、兼并,要么是改制为合伙形式。而这些都会遇到不少困难,例如目前的评估师总量有限,不容易招聘到;合伙形式的评估机构因要承担无限责任,目前基本上没有,未来是否意愿采取这种形式也不好说。较大的可能性是合并、兼并,但这也绝非易事,如需要志同道合、需要“委曲求全”。
近一段时间以来,不动产评估行业已经掀起了一股改制、合并和重组之风。虽然,大家通常认为“大就是美”,合并或被兼并,也是评估机构发展的选择之一。但是,从治理结构和市场形成来看,专业服务机构的规模应“有大有小”,“大者恒大,小者恒小”,这样才有利于保持适度的市场竞争,达到均衡的结构状态。评估市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需求的层次性也会决定着不同类型评估机构的价值取向。
一、小型机构当前面临问题
(一)公司制与合伙制的两难选择。公司形式的评估机构,应当有八名以上评估师,但是公司制人员成本高,业务压力大。合伙形式设立门槛低,但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不敢轻易尝试。公司制人员成本高,业务压力大。
(二)业务收入低,技术力量不足。目前,传统评估业务有萎缩趋势,加之疫情影响,评估业务量明显下降。新兴业务量较少,而且,完成新兴业务还要具备跨行业、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力量。对于小型机构来说,评估师少、技术力量单一,难以做到小而全,胜任新业务的能力有限。
(三)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存在准入门槛。无论是自然资源、房管和司法部门,还是各类金融机构,大多数都设置中介机构备选库,对中介机构形成事实上市场准入不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一般都要经过入围、投标、比选等方式才能拿到评估业务。显然,在僧多粥少“抢业务”时代,处于竞争劣势的小型机构自然比不过实力强的大中型机构。
(四)对小型机构扶持力度不够。大中型机构在各方面独占先机,在行业发展中处于中心与优先地位,而小机构却缺少一定的扶持力度。把大中型机构作为评估行业关注、培养、扶持的重点,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无可厚非,但也不能忽视小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二、小型机构路在何方
(一)小型机构要发挥自身优势,强化竞争长板。尽管小型机构存在生存与发展问题,但是小型机构多植根于本地,对当地人文环境,不动产市场甚为熟悉,具有天然的人脉和地域优势。相对于中大型机构,小型评估机构的项目成本也可以做到精打细算,做到降本增效。在我国中小企业众多、资产分布广的国情之下,完全有其长期存在和生长的土壤。
(二)重视小型机构诉求,引导机构合理布局。合伙制企业具有天然自我风险控制行为,进行从高从严执业主观意愿。实际上很适合于以独立、客观、公正为基本原则的评估中介行业,有利于树立行业的公信力。国外很多知名的事务所,均采用合伙制,可见合伙制也是有其制度优势的。因此,行业管理部门应重视合伙制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并进行适当引导。对以后经营管理好的机构经验予以宣扬,对经营管理困难的应给予具体指导,帮助走出困境。
(三)避免大型机构盲目扩张,挤占小机构生存空间。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的评估机构已达到一定的存量,也形成了一批有规模、多资质的机构。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社会上和行业内部对一些所谓的大型机构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建议监管部门对于一些动机不纯,尤其是进行短期“套利”、“打一枪换一炮”等乱设分支机构者应加强规范和管理,维护评估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侧面上也有利于给小型机构创造一定生存空间,避免被完全排挤出市场。